Leo

React 面试题

字数统计: 4.4k阅读时长: 16 min
2019/09/01 Share

……

setState 是同步的还是异步的?

  • 生命周期和合成事件中

在 React 的生命周期和合成事件中, React 处于他的更新机制中,这时无论调用多少次 setState 都会不会立即执行更新,而是将要更新的·存入 _pendingStateQueue,将要更新的组件存入 dirtyComponent。

当上一次更新机制执行完毕,以生命周期为例,所有组件,即最顶层组件 didmount 后会将批处理标志设置为 false 。这时将取出 dirtyComponent 中的组件以及 _pendingStateQueue 中的 state 进行更新。这样就可以确保组件不会被重新渲染多次。

1
2


所以,如上面的代码,当我们在执行 setState 后立即去获取 state ,这时是获取不到更新后的 state 的,因为处于 ReaReact 机制中, state 被暂存起来,待批处理机制完成之后,统一进行更新。

所以。setState 本身并不是异步的,而是 React 的批处理机制给人一种异步的假象。

  • 异步代码和原生事件中
1
2
3
4
5
6
7
8
9
componentDidMoun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调用setState');
this.setState({
index: this.state.index + 1
})
console.log('state', this.state.index);
}, 0);
}

如上面的代码,当我们在异步代码中调用 setState 时,根据 JavaScript 的异步机制,会将异步代码先暂存,等所有同步代码执行完毕后在执行,这时 React 的批处理机制已经走完,处理标志设被设置为 false ,这时再调用 setState 即可立即执行更新,拿到更新后的结果。

在原生事件中调用 setState 并不会出发 React 的批处理机制,所以立即能拿到最新结果。

  • 最佳实践

setState 的第二个参数接收一个函数,该函数会在 React 的批处理机制完成之后调用,所以你想在调用 setState 后立即获取更新后的值,请在该回调函数中获取。

1
2
3
4
5
this.setState({
index: this.state.index + 1
}, () => {
console.log(this.state.index);
})

为什么有时连续多次 setState 只有一次生效?

例如下面的代码,两次打印出的结果是相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index: this.state.index + 1
}, () => {
console.log(this.state.index);
})

this.setState({
index: this.state.index + 1
}, () => {
console.log(this.state.index);
})
}

原因就是 React 会批处理机制中存储的多个 setState 进行合并,来看下 React 源码中的 _assign 函数,类似于 Object 的 assign :

1
_assign(nextState, typeof partial === 'function' ? partial.call(inst, nextState, props, context) : partial);

如果传入的是对象,很明显会被合并成一次,所以上面的代码两次打印的结果是相同的:

1
Object.assign(  nextState,  {index: state.index+ 1},  {index: state.index+ 1})

注意, assign 函数中对函数做了特殊处理,处理第一个参数传入的是函数,函数的参数 preState 是前一次合并后的结果,所以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state, props) => ({
index: state.index + 1
}), () => {
console.log(this.state.index);
})

this.setState((state, props) => ({
index: state.index + 1
}), () => {
console.log(this.state.index);
})
}

所以上面的代码两次打印的结果是不同的。

  • 最佳实践

React 会对多次连续的 setState 进行合并,如果你想立即使用上次 setState 后的结果进行下一次 setState ,可以让 setState 接收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对象。这个函数用上一个 state 作为第一个参数,将此次更新被应用时的 props 做为第二个参数。

React 如何实现自己的事件机制?

React 事件并没有绑定在真实的 Dom 节点上,而是通过事件代理,在最外层的 document 上对事件进行统一分发。

img

组件挂载、更新时:

  • 通过 lastProps、 nextProps 判断是否新增、删除事件分别调用事件注册、卸载方法。
  • 调用 EventPluginHub 的 enqueuePutListener 进行事件存储
  • 获取 document 对象。
  • 根据事件名称(如 onClick、 onCaptureClick)判断是进行冒泡还是捕获。
  • 判断是否存在 addEventListener 方法,否则使用 attachEvent(兼容 IE)。
  • 给 document 注册原生事件回调为 dispatchEvent(统一的事件分发机制)。

事件初始化:

  • EventPluginHub 负责管理 React 合成事件的 callback,它将 callback 存储在 listenerBank 中,另外还存储了负责合成事件的 Plugin。
  • 获取绑定事件的元素的唯一标识 key。
  • 将 callback 根据事件类型,元素的唯一标识 key 存储在 listenerBank 中。
  • listenerBank 的结构是: listenerBank[registrationName][key]。

触发事件时:

  • 触发 document 注册原生事件的回调 dispatchEvent
  • 获取到触发这个事件最深一级的元素
  • 遍历这个元素的所有父元素,依次对每一级元素进行处理。
  • 构造合成事件。
  • 将每一级的合成事件存储在 eventQueue 事件队列中。
  • 遍历 eventQueue。
  • 通过 isPropagationStopped 判断当前事件是否执行了阻止冒泡方法。
  • 如果阻止了冒泡,停止遍历,否则通过 executeDispatch 执行合成事件。
  • 释放处理完成的事件。

React 在自己的合成事件中重写了 stopPropagation 方法,将 isPropagationStopped 设置为 true,然后在遍历每一级事件的过程中根据此遍历判断是否继续执行。这就是 React 自己实现的冒泡机制。

为何 React 事件要自己绑定 this?

在上面提到的事件处理流程中, React 在 document 上进行统一的事件分发, dispatchEvent 通过循环调用所有层级的事件来模拟事件冒泡和捕获。

在 React 源码中,当具体到某一事件处理函数将要调用时,将调用 invokeGuardedCallback 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function invokeGuardedCallback(name, func, a) {
try {
func(a);
} catch (x) {
if (caughtError === null) {
caughtError = x;
}
}
}

可见,事件处理函数是直接调用的,并没有指定调用的组件,所以不进行手动绑定的情况下直接获取到的 this 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将当前组件绑定到 this 上。

原生事件和 React 事件的区别?

  • React 事件使用驼峰命名,而不是全部小写。
  • 通过 JSX , 你传递一个函数作为事件处理程序,而不是一个字符串。
  • 在 React 中你不能通过返回 false 来阻止默认行为。必须明确调用 preventDefault。

React 的合成事件是什么?

React 根据 W3C 规范定义了每个事件处理函数的参数,即合成事件。

事件处理程序将传递 SyntheticEvent 的实例,这是一个跨浏览器原生事件包装器。它具有与浏览器原生事件相同的接口,包括 stopPropagation() 和 preventDefault(),在所有浏览器中他们工作方式都相同。

React 合成的 SyntheticEvent 采用了事件池,这样做可以大大节省内存,而不会频繁的创建和销毁事件对象。

另外,不管在什么浏览器环境下,浏览器会将该事件类型统一创建为合成事件,从而达到了浏览器兼容的目的。

React 和原生事件的执行顺序是什么?可以混用吗?

React 的所有事件都通过 document 进行统一分发。当真实 Dom 触发事件后冒泡到 document 后才会对 React 事件进行处理。

所以原生的事件会先执行,然后执行 React 合成事件,最后执行真正在 document 上挂载的事件

React 事件和原生事件最好不要混用。原生事件中如果执行了 stopPropagation 方法,则会导致其他 React 事件失效。因为所有元素的事件将无法冒泡到 document 上,导致所有的 React 事件都将无法被触发。。

虚拟 Dom 是什么?

img

在原生的 JavaScript 程序中,我们直接对 DOM 进行创建和更改,而 DOM 元素通过我们监听的事件和我们的应用程序进行通讯。

而 React 会先将你的代码转换成一个 JavaScript 对象,然后这个 JavaScript 对象再转换成真实 DOM。这个 JavaScript 对象就是所谓的虚拟 DOM。

当我们需要创建或更新元素时, React 首先会让这个 VitrualDom 对象进行创建和更改,然后再将 VitrualDom 对象渲染成真实 DOM。

当我们需要对 DOM 进行事件监听时,首先对 VitrualDom 进行事件监听, VitrualDom 会代理原生的 DOM 事件从而做出响应。

虚拟 Dom 比普通 Dom 更快吗?

很多文章说 VitrualDom 可以提升性能,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很片面的。

直接操作 DOM 是非常耗费性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 React 使用 VitrualDom 也是无法避免操作 DOM 的。

如果是首次渲染, VitrualDom 不具有任何优势,甚至它要进行更多的计算,消耗更多的内存。

VitrualDom 的优势在于 React 的 Diff 算法和批处理策略, React 在页面更新之前,提前计算好了如何进行更新和渲染 DOM。实际上,这个计算过程我们在直接操作 DOM 时,也是可以自己判断和实现的,但是一定会耗费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往往我们自己做的是不如 React 好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React 帮助我们”提升了性能”。

所以,我更倾向于说, VitrualDom 帮助我们提高了开发效率,在重复渲染时它帮助我们计算如何更高效的更新,而不是它比 DOM 操作更快。

虚拟 Dom 中的$typeof 属性的作用是什么?

ReactElement 中有一个 $$typeof 属性,它被赋值为 REACT_ELEMENT_TYPE:

var REACT_ELEMENT_TYPE = (typeof Symbol === ‘function’ && Symbol.for && Symbol.for(‘react.element’)) || 0xeac7;

可见, $$typeof 是一个 Symbol 类型的变量,这个变量可以防止 XSS。

如果你的服务器有一个漏洞,允许用户存储任意 JSON 对象, 而客户端代码需要一个字符串,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JSON
let expectedTextButGotJSON = {
type: 'div',
props: {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
__html: '/* put your exploit here */'
},
},
};
let message = {
text: expectedTextButGotJSON
};
<p> {message.text}</p>

JSON 中不能存储 Symbol 类型的变量。

ReactElement.isValidElement 函数用来判断一个 React 组件是否是有效的,下面是它的具体实现。

1
2
3
ReactElement.isValidElement = function (object) {
return typeof object === 'object' && object !== null && object.$$typeof === REACT_ELEMENT_TYPE;
};

可见 React 渲染时会把没有 $$typeof 标识,以及规则校验不通过的组件过滤掉。

当你的环境不支持 Symbol 时, $$typeof 被赋值为 0xeac7,至于为什么, React 开发者给出了答案:

0xeac7 看起来有点像 React 。

React 组件的渲染流程是什么?

-

使用 React.createElement 或 JSX 编写 React 组件,实际上所有的 JSX 代码最后都会转换成 React.createElement(…), Babel 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转换的过程。

-

createElement 函数对 key 和 ref 等特殊的 props 进行处理,并获取 defaultProps 对默认 props 进行赋值,并且对传入的孩子节点进行处理,最终构造成一个 ReactElement 对象(所谓的虚拟 DOM)。

-

ReactDOM.render 将生成好的虚拟 DOM 渲染到指定容器上,其中采用了批处理、事务等机制并且对特定浏览器进行了性能优化,最终转换为真实 DOM。

为什么代码中一定要引入 React?

JSX 只是为 React.createElement(component,props,…children)方法提供的语法糖。

所有的 JSX 代码最后都会转换成 React.createElement(…), Babel 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转换的过程。

所以使用了 JSX 的代码都必须引入 React 。

为什么 React 组件首字母必须大写?

babel 在编译时会判断 JSX 中组件的首字母,当首字母为小写时,其被认定为原生 DOM 标签, createElement 的第一个变量被编译为字符串;当首字母为大写时,其被认定为自定义组件, createElement 的第一个变量被编译为对象;

React 在渲染真实 Dom 时做了哪些性能优化?

在 IE(8-11)和 Edge 浏览器中,一个一个插入无子孙的节点,效率要远高于插入一整个序列化完整的节点树。

React 通过 lazyTree,在 IE(8-11)和 Edge 中进行单个节点依次渲染节点,而在其他浏览器中则首先将整个大的 DOM 结构构建好,然后再整体插入容器。

并且,在单独渲染节点时, React 还考虑了 fragment 等特殊节点,这些节点则不会一个一个插入渲染。

什么是高阶组件?如何实现?

高阶组件可以看作 React 对装饰模式的一种实现,高阶组件就是一个函数,且该函数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组件。

高阶组件( HOC)是 React 中的高级技术,用来重用组件逻辑。但高阶组件本身并不是 ReactAPI。它只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由 React 自身的组合性质必然产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function visible(Wrap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const {
visible,
...props
} = this.props;
if (visible === false) return null;
return <WrappedComponent {...props} />;
}
}
}

上面的代码就是一个 HOC 的简单应用,函数接收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组件,新组建可以接收一个 visible props,根据 visible 的值来判断是否渲染 Visible。

img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高阶组件:

属性代理

函数返回一个我们自己定义的组件,然后在 render 中返回要包裹的组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代理所有传入的 props,并且决定如何渲染,实际上 ,这种方式生成的高阶组件就是原组件的父组件,上面的函数 visible 就是一个 HOC 属性代理的实现方式。

1
2
3
4
5
6
7
function proxyHOC(Wrap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
}
}
}

对比原生组件增强的项:

  • 可操作所有传入的 props
  • 可操作组件的生命周期
  • 可操作组件的 static 方法
  • 获取 refs

反向继承

返回一个组件,继承原组件,在 render 中调用原组件的 render。由于继承了原组件,能通过 this 访问到原组件的 生命周期、props、state、render 等,相比属性代理它能操作更多的属性。

1
2
3
4
5
6
7
function inheritHOC(WrappedComponent) {
return class extends Wrapped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super.render();
}
}
}

对比原生组件增强的项:

  • 可操作所有传入的 props
  • 可操作组件的生命周期
  • 可操作组件的 static 方法
  • 获取 refs
  • 可操作 state
  • 可以渲染劫持

HOC 在业务场景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场景?

HOC 可以实现的功能:

  • 组合渲染
  • 条件渲染
  • 操作 props
  • 获取 refs
  • 状态管理
  • 操作 state
  • 渲染劫持

HOC 在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 日志打点
  • 权限控制
  • 双向绑定
  • 表单校验

高阶组件(HOC)和 Mixin 的异同点是什么?

Mixin 和 HOC 都可以用来解决 React 的代码复用问题。

img

图片来源于网络

  • Mixin 可能会相互依赖,相互耦合,不利于代码维护
  • 不同的 Mixin 中的方法可能会相互冲突
  • Mixin 非常多时,组件是可以感知到的,甚至还要为其做相关处理,这样会给代码造成滚雪球式的复杂性

而 HOC 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 高阶组件就是一个没有副作用的纯函数,各个高阶组件不会互相依赖耦合
  • 高阶组件也有可能造成冲突,但我们可以在遵守约定的情况下避免这些行为
  • 高阶组件并不关心数据使用的方式和原因,而被包裹的组件也不关心数据来自何处。高阶组件的增加不会为原组件增加负担

Hook 有哪些优势?

  • 减少状态逻辑复用的风险

Hook 和 Mixin 在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 Mixin 引入的逻辑和状态是可以相互覆盖的,而多个 Hook 之间互不影响,这让我们不需要在把一部分精力放在防止避免逻辑复用的冲突上。在不遵守约定的情况下使用 HOC 也有可能带来一定冲突,比如 props 覆盖等等,使用 Hook 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 避免地狱式嵌套

大量使用 HOC 的情况下让我们的代码变得嵌套层级非常深,使用 HOC,我们可以实现扁平式的状态逻辑复用,而避免了大量的组件嵌套。

  • 让组件更容易理解

在使用 class 组件构建我们的程序时,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状态,业务逻辑的复杂使这些组件变得越来越庞大,各个生命周期中会调用越来越多的逻辑,越来越难以维护。使用 Hook,可以让你更大限度的将公用逻辑抽离,将一个组件分割成更小的函数,而不是强制基于生命周期方法进行分割。

  • 使用函数代替 class

相比函数,编写一个 class 可能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注意的点也越多,比如 this 指向、绑定事件等等。另外,计算机理解一个 class 比理解一个函数更快。Hooks 让你可以在 classes 之外使用更多 React 的新特性。